后勤集团参加“新常态、新视野、新思路——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后勤改革发展(2015)暑期峰会”

发布者:后勤发布时间:2015-08-27浏览次数:204

本网讯(通讯员  柳林)2015年8月6日,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主办的“新常态、新视野、新思路——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后勤改革发展(2015)暑期峰会”在宁夏银川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后勤系统的领导、专家和一线管理者近500人出席了本次峰会,我校后勤集团副总经理何成林、综合办公室主任朱怡、党务秘书柳林受集团委派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秘书长黎玖高主持,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志荣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和讲话。举办本次峰会,以“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模式、路径选择和战略规划”为主题,旨在引导参会单位适应改革大趋势,广泛交流相关规划的前期调研、方案制定情况及相关信息,搭建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交流平台,引导开展编制工作,为教育后勤系统研制自己新的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做好准备。

  会上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等七所高等院校分管后勤领导发表精彩演讲,介绍后勤服务管理典型模式,交流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思路和创新举措,探讨如何适应改革的任务要求,做好高校后勤综合改革发展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应邀演讲的高校代表着当今高校后勤的最高水平和典型模式,改革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对与会者的启发很大。

  随着校园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需求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个性化,使得高校后勤改革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的学校不断扩大引进社会力量进校服务的比例,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增强活力,实现效率和质量的最优化,让校园服务市场有序、稳步的由过去的封闭状态转为开放状态。本次峰会是对过去十余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成果的一次深刻总结,经过多年来社会化改革探索,后勤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已经显著提高,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和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开放办后勤成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新共识,由自办后勤为主向选后勤、监管后勤为主转变成为了新形势。

  此次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以开放的视角定位高校后勤新形势下的改革,总结过去高校改革的成果,展望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未来,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增强了我们对高校后勤事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共识。我们将以新常态,新视野,新思路提供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去适应学校新要求,支撑学校新发展,实现学校新目标。

会议现场

责任编辑:石迪